一、學校情況
1. 學校概況
杭州藝術學校成立于1958年,是浙江省重點學校、浙江省文明單位,杭州市唯一的中等專業藝術學校。前身是杭州音樂??茖W校、 杭州藝術??茖W校、杭州“五七”文藝學校,1987年命名為“杭州藝術學?!?。原沈半路校區占地面積26.4畝,目前在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校區過渡辦學?,F有在校學生600余名,專任教師100余名,目前開設音樂、舞蹈、戲劇和美術四大類專業。被評為省、市兩級的“藝術表演”和“音樂表演”示范專業和實訓基地,與浙江傳媒學院、杭州滑稽藝術劇院等聯合辦學,在新加坡設立藝術表演海外實訓基地,與韓國國立慶尚大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現為北京舞蹈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高校的教學實習基地和生源基地。學校也是杭州市國際旅游訪問點。
2. 主要成果
60多年的辦學歷史,雖歷經10次搬遷辦學,但為浙江省、杭州市乃至全國輸送了大批文藝人才,尤其是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本土文藝工作者,如2020年杭州工匠獲得者董琪峰、著名主持人更生等。近年來,一批自創作品經過不斷錘煉、不斷實踐,成為了經典的校本教材及保留作品。如:音樂劇《灰姑娘的夢》、舞蹈《風酥雨憶》等。學生多次獲得CCTV民樂大賽、文華獎、桃李杯、全國中職技能大賽、浙江省音舞節、浙江省中小學生藝術節等賽事的獎項。我校教師也曾被評為省級、市級勞模,獲得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浙江舞蹈獎等。
我校作為杭州市文化藝術宣傳的主要單位,在杭州市的各項重大活動中擔任了核心創作及演出團隊。如:g20峰會開幕式,世游賽開閉幕式,西湖博覽會等。我校多次承辦國際、國家級大型藝術交流研討活動,還多次組織代表團參加國內外各類重要的演出,如:中國文旅部歡樂新春展演活動。足跡涉及法國、英國、德國、韓國、新加坡、摩洛哥等國家及臺灣、香港地區,獲得好評。
二、學生發展
1. 學生素質
加強黨對學校的領導,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通過“舉團旗、學團章、交團費、唱團歌、戴團徽、過團日”等意識形態教育活動來增強團員的光榮感和責任感,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學校確立“德高為尚 藝精則創”的發展理念,著力培養品德與藝術兼備的人才。結合學校優雅陽光的文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主題活動,突出校園文化的思想內涵,強化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專業精進的職校生。
學校注重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有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開齊開足德育課程,通過學習《浙江省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試行)》,強化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管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在校生無違法犯罪事件發生。學校重視開展各項學生體育活動,2021學生體質測試合格率為75.45%。學校注重學生學科專業教育,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按照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學生技能水平得到明顯提升,2021年全日制在校生數522人。
2. 在校體驗
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改進教學方法,為學生理論學習、專業學習和實習實訓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特別重視安全管理,嚴把校門進口關、食堂衛生安全、車輛管理和設施設備安全,加強安全法制教育,堅決杜絕校園欺凌行為發生。
學校注重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和文化積淀,緊緊圍繞“德高為尚 藝精則創”的的校訓,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努力打造清明政風、清凈校風、清正教風、清新學風。學校以加強黨團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為統領,以德育常規和生命教育為抓手,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組織多種形式的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體驗,培育高素質學子。
3. 資助情況
我校重視學費減免、國家助學金發放以及貧困生助學等工作,認真貫徹上級的相關文件精神,實施“免”“補”“獎”等學生助學工作。2021年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保障運行。助學金的發放,嚴格按申請、評選、公示、審核程序進行,按時、對人發放,及時完成數據信息上報工作,做到資助工作零投訴。
4. 就業質量
學校與合作企業緊密聯系,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積極推進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不斷開拓渠道,確保學生有較高就業質量。2021年我校畢業學生數為175人,其中175名學生就業或升學,就業選擇率達到100%以上,對口就業率90.29%。
5. 職業發展
中職學校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我們始終把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作為學校教學的重要抓手,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能力。為了更好地推進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學校舉辦技能節。通過切磋琢磨,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通過學生參加比賽,教師輔導比賽,促進專業建設和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組織參與了各類技能競賽,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學生在各級教育或行業主管部門舉辦的職業技能比賽、職業素養比賽中屢獲佳績。
三、教學改革
1. 專業建設
學?,F有音樂表演專業,專業設置有:民樂、西樂、聲樂 。近年來,該專業以建設示范專業為己任,以創建實訓基地為抓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成果在國際、國家、省部級等各類音樂大賽中頻頻獲獎。作為國家級“江南絲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在傳承發展中做著不懈的努力。音樂專業成立的 “江南絲竹”樂團在傳統曲目整理和演出的過程中體現“傳與承“的非遺保護精髓。該專業先后被評為省、市示范專業,在國際級、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音樂大賽中頻頻獲獎。該專業師生多次出訪進行藝術交流,受到當地媒體的高度贊揚及民眾的熱烈歡迎。該專業多名畢業生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等全國著名高等音樂學府,也有多位學生考入俄羅斯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德國弗萊堡國立音樂學院、烏克蘭基輔音樂學院、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等世界著名音樂學府。作為實踐教學項目,“梅花香自苦寒來”系列音樂會是該專業的重要實踐舞臺,也是杭州藝術學校綜合展示的藝術品牌。
學?,F有舞蹈表演專業,系北京舞蹈學院教學實習基地,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生源基地和實習基地。該專業注重“出精品、出教材、出人才”的專業發展之路,教師編排的原創作品頻頻榮獲國家級、省市級各大專業賽事獎項,在全國同類中等專業學校中處于領先地位。許多學生進入上海戲劇學院青年舞團、北京現代舞團、浙江歌舞劇院、杭州歌舞劇院、寧波歌舞劇院、省軍區文工團、武警文工團等單位,成為專業舞蹈演員。還有大批學生進入北京舞蹈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浙江音樂學院、韓國國立慶尚大學等重點藝術院校深造。還有的學生以其特有的藝術氣質轉身成為雙棲明星,走紅于影視劇中。該專業師生每年隨藝術團開展海外實訓演出活動和當地藝術院校師生的交流活動,受到贊譽。
學?,F有戲劇表演專業,戲劇表演專業是我校綜合性較強的一個專業,專業設置有:影視、曲藝、播音與節目主持、戲曲等。系上海戲劇學院的生源基地和實習基地。戲劇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部分進入各省市電視臺、浙江省越劇院、杭州市越劇院、上海昆劇院、杭州市滑稽藝術劇院、南京軍區文工團等專業院團和各類影視公司,部分學生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戲曲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影視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等學府。近年來許多著名導演、制片人頻頻來校選拔演員參加各類影視劇拍攝,還和許多影視文化公司簽約,成為了各大影視公司的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培養人才的演藝基地。該專業學生“明星璀璨”,在影視劇藝術表演領域嶄露頭角。該專業師生經常被藝術團選拔開展社會實訓演出活動以及與藝術院校師生的交流活動,受到好評。
學?,F有繪畫專業,每年定期組織師生前往全國各省市美術教育實踐寫生基地采風寫生,體驗風土人情。教師隊伍年輕化,高學歷化,均為本科或研究生,畢業于中國美術最高學府——中國美院等專業院校,有正統的美術專業教育傳承,傳遞最前沿的美術專業教學理念。
美術專業開設之初培養方向分兩大方向:面向美術高考基礎教育、實用美術職業教育。美術高考方向的學生每年美術聯考平均成績85分以上,陸續為中國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杭州師范大學等各類美術高校輸送了大量美術人才。其中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珠寶設計專業的陳永杰同學畢業后創辦Free珠寶設計工作室,成為國內頂尖珠寶設計人才。目前美術專業教育重心全面轉向以美術高考基礎教育為主,近年來美術高考文化考試競爭激烈,美術專業學生的國內普通高考錄取率依然高達95%以上,也輸送了一部分國外知名美術專業院校認可的美術人才,教學成果為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得到社會和家長的一致認可。
2. 師資隊伍
學校擁有教職工 87人,其中專任教師 70人。專任教師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數有 62人,占專任教師數的88.6%,碩士學歷和學位的人數有10人,占專任教師數的14.3%,具有中級職稱人數為31人,占專任教師數的44.3%,高級職稱教師17人,占專任教師數的 24.3%,專業課教師51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2.9%。"雙師型"教師 28人,占專業課和實習指導教師的比例為54.9%。目前學校擁有2名正高級教師,18名副高級教師,8名高層次人才。與上一年比,增加教職工3人,碩士比例持續增加,高級職稱人數保持穩定。學校依托地域辦學優勢,吸引名師大師進校園,從高等院校聘請王震、劉一等7名副高級以上專家來校授課,擔任長期外聘教師。
3. 課程建設
(1)六年制音樂表演專業,本專業主要面向各地區歌舞劇院(團)、文教單位,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身心健康,掌握器樂表演專業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從事演奏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高一級學位。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文化課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程主要包括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鋼琴基礎訓練、聲樂、中國音樂史及欣賞、外國音樂史及欣賞等專業核心課,器樂演奏、合奏等專業(技能)方向課,舞蹈形體訓練、文藝學常識、藝術指導、合唱合奏指揮、鋼琴即興伴奏、化妝等專業選修課,還有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等課程。
(2)三年制音樂表演專業,本專業主要面向各地區歌舞劇院(團)、文教單位,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身心健康,掌握器樂表演專業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從事演奏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高一級學位。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文化課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程主要包括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鋼琴基礎訓練、聲樂、中國音樂史及欣賞、外國音樂史及欣賞等專業核心課,聲樂演唱、器樂演奏、合奏等專業(技能)方向課,舞蹈形體訓練、文藝學常識、藝術指導、合唱合奏指揮、鋼琴即興伴奏、化妝等專業選修課,還有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等課程。
(3)六年制舞蹈表演,本專業培養具有德智體全面發展,熟練掌握舞蹈表演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藝術人才。通過學習,具備一定的舞蹈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的相關部門,演出機構從事表演,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按照“三重”(重藝術技能,重舞臺實踐,重理論基礎)的專業育人理念,堅持“三結合”(堅持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個性發展與共性提高的結合)的原則,培養“四能”(能表演,能教學,能創編,能研究)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能)和專業公共課程。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文化課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程主要包括等古典舞基訓、民間舞、毯技、技巧、劇目、軟度等課程。專業公共課程包括基本樂理和化妝等課程。還有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等課程。
(4)三年制舞蹈表演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德智體全面發展,熟練掌握舞蹈表演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藝術人才。通過學習,具備一定的舞蹈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的相關部門,演出機構從事表演,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按照“三重”(重藝術技能,重舞臺實踐,重理論基礎)的專業育人理念,堅持“三結合”(堅持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個性發展與共性提高的結合)的原則,培養“四能”(能表演,能教學,能創編,能研究)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能)和專業公共課程。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文化課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程主要包括等古典舞基訓、民間舞、技巧、劇目、軟度等課程。專業公共課程包括基本樂理和化妝等課程。還有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等課程。
(5)三年制戲劇表演專業,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表演、編導、文藝綜合基礎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創新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能夠在各類院團、媒體、劇組及社會團體從事表演、主持、教學等相關工作的實用型專門人才,并同時為專業藝術院校提供生源。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文化課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程主要包括等表演、臺詞、聲樂、形體、音樂劇等課程。還有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等課程。
(6)三年制繪畫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美術造型能力,身心健康,掌握素描、色彩、速寫、設計等專業技能,培養國內外高等藝術院校優質美術人才。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文化課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程主要包括等素描幾何體、素描靜物、素描石膏像、素描真人、色彩靜物、色彩風景、速寫、設計等課程。還有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等課程。
4. 課堂教學
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以育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性差異,創設能夠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參與、互動的教育環境,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技能的關系,促進學生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
重視實踐環節。學校合理安排時間,為學生提供在校內、校外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專業表演水平。
四、政策保障
1. 安全管理
學校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夯實安全穩定工作領導責任制和“一崗雙責”,預防為主,按照“三貼近”原則,以“七防五安全”(防火、防盜、防爆、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校園欺凌、防自殺,校舍安全、食品安全、用電安全、交通安全、課外活動安全),確保師生在校安全。進一步加強師生的法制教育、消防教育、食品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自我防范能力,增強法制和安全意識。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企業四位一體的安全工作網絡,探索預防聯動、宣傳聯動、教育聯動、整治聯動、橫向聯動的“警校五聯動”,家校共育依法治校,全員參與群防群治。
2. 學生管理
加強德育隊伍建設,通過班主任聘用、管理考核制度和班集體管理考核制度建設,確保班主任隊伍結構的合理性和可持續發展,確保班集體管理的規范化、特色化、品牌化;注重德育常規管理,抓好德育常規工作。育人工作重在過程,貴在落小、落細。根據學校生源情況、學生家庭情況等實際,通過各項艱苦細致的德育常規,強化養成教育,打實德育基礎;加強全員育人。利用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實訓操作課等課堂主陣地,發揮好班會課、團課、黨課的育人作用,深化全員德育,加強學科浸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優良的品德,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
3. 規范管理
探索和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實行“學?!虅仗帲ń炭剖遥獙I部和文化基礎部”三級管理,部門管理職責權限明確。教學管理制度規范、完備,2021年實施計劃管理,確保了教學工作有計劃、有執行、有檢查、有總結,各教研組教學工作計劃與總結齊全。按照中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不同課程的崗位要求,按照規范程序編制了課程標準。按要求開設教學課程,教材選用規范,文化課程均采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廳規定教材,專業課程均選用省教育廳推薦目錄教材。
五、人才培養
為促進人才的培養,近幾年來學校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專門撥出一定的資金,制訂政策,加大投入,積極倡導和要求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不斷學習,不斷提高。2021年,學?!半p師”素質專任專業教師總數40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占比24.29%,重點培養教學和業務骨干,加強各專業帶頭人的培養。與此同時,學校以浙江省教師師訓平臺和校本培訓為載體,也注意做好在職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再教育工作。重視教師的教育就是重視學校的發展。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根據我們學校師資結構的特點、根據我們學校教育與教學工作的需要,我們的教師參與“浙江省教師師訓平臺”培訓約每學年140人,培訓形式多樣,有網絡培訓,也有線下集中培訓。對于“校本培訓”,我們每年確定專題,主要是要完善我們學校教師專業知識提升。學校先后進行了“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班主任工作”、“課程設置”、“職業道德”等方面內容的學習,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2021年我們還成立學術委員會和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專家定期來校舉行專題講座和專業交流等活動。
六、面臨挑戰
1. 問題與挑戰
一是學校遷擴建推進,目前管理成本、管理難度較大,不利于實現師資配備、硬件設置等方面實現效率最大化。二是學校目前校企合作只停留在淺表層的學生的實習安排上,未能有深層次的合作,長期固定來校授課的企業優秀專業技術人員較少,企業專家授課主要以選修課和講座的形式進行,兼職教師的流動性比較大。不能滿足學校發展、專業建設、學生實訓就業、家長滿意度和社會認可度的需要。
2. 對策與展望
一是立足現有的學校格局,努力爭取專項資金、行政投入,建立學校OA辦公體系等網絡工作系統,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將資源、信息以及管理活動,全部通過數字化校園網絡。二是繼續探索適合我校各類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解放思想,大膽嘗試引起入校工程,構建立體合作平臺,實現校企互動雙贏的校企合作辦學之路。